温暖工程是中华职教社的品牌项目之一,始终践行“为国分忧、为民效力,急人所急、雪中送炭,灯亮一盏、光洒成片”的行动理念。孙春兰部长高度肯定温暖工程,“不仅利国家、利社会、利人民,而且得人心、稳人心、暖人心,是一项惠及百姓、功在千秋的民心工程,是统一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品牌,也是发挥党的群团组织优势、爱国统一战线优势、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
我社围绕全省经济转型升级中心工作,确定了重点开展去产能待岗转岗职工培训就业的工作思路,争取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转变民众就业观念、规范行业服务标准方面积极作为,为我省开辟出一条群众团体动员社会资源、协助政府做好去产能职工就业工作的重要途径。我社经过前期调研、组织,确定在长治、阳泉试点实施去产能培训项目,并获得中华职教社大力支持,立项为中华职教社温暖工程项目,分别支持30万专项项目经费。
长治去产能职工培训项目依托长治市壶关大峡谷旅游项目开发计划,坚持精准施策、因地制宜的精准扶贫要求,通过精准培训农家乐等技能为旅游项目提供高素质人力资源,计划分两年时间培训800人,帮助98%以上参训学员实现就业增收目标,实现旅游项目开发和去产能职工转岗分流项目合作共赢,受到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并予以专项支持20万项目经费。
10月13日,在长治市委统战部、民盟长治市委的大力支持下,由省职教社组织,长治市伯乐职业技术学校承办的温暖工程去产能“农家乐”培训项目第一期100人培训班在壶关县常平开发区常平村开班。省社专职副主任闫晓红,秘书长徐鸣皋,长治市委统战部、民盟长治市委等相关领导出席开班仪式。第一期培训班“壶关县常平钢铁公司去产能职工技能培训班”采用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培训职工100余名。培训根据常平村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和真实需求,制订了适合农家乐经营管理和技能提升课程,采用技能培训+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主要为农家乐从业人员讲授农家乐经营窍门、住宿管理、餐馆管理、卫生管理、礼仪礼貌等方面课程,旨在帮助农家乐从业人员掌握规范的服务技能,提高农家乐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为促进去产能职工就业、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保证项目实施效果,拓宽参训学员就业渠道,10月20日,我社支持团体社员单位长治市伯乐职业培训学校承办的农村电商创业专业生产经营型培训班正式开班,系统讲解电子商务发展概况、农产品营销策略、网上开店及运营方法、网络安全防范等知识和技能。11月8日,长治小微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班正式开班,进行小微企业流程精细化管理、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共计300多人参加了项目培训,打通农产品销售、经营管理渠道,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促进地方发展的典型示范作用。
阳泉市去产能再就业培训项目针对阳泉市民营煤矿、地方煤矿的转岗职工及无收入家属,举办家政、陪护等技能培训,项目计划培训150人,先期试点培训30人,保证90%以上就业,让受训学员获得实实在在的帮扶,并起到典型示范作用。本项目严格落实精准扶贫要求,受到阳泉市政府高度重视。阳泉市委统战部指定专人负责项目督查(阳泉市委统战部党派科长王素琴),在阳泉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联合市人社局、民政局、扶贫办、工会、妇联共同做好项目实施,计划于2016年11月10日在阳泉市政府机关活动中心、市颐养中心、市第一人民医院、非凡职业培训学校举办好帮手普通第1期培训班,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分时式授课、实操与理论同步的教学方式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员尽快掌握技能,确保教学质量。本项目与省职教社校企合作平台合作协议,保证受训学员就业率90%以上。(2016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