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理念:围绕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中心主动作为,形成职教社工作品牌特色,扩大社的影响,壮大社员队伍,在探索中推进社的建设事业。
主要做法:
一、“建设与发展并举,以建设促发展,以发展带建设”。一是实现区县组织全覆盖。二是增加社员队伍覆盖面。如港澳台社员。三是夯实区县社基础建设,如列入财政预算增加财政拨款。四是成立中青年工作委员会。
二、打造具有职教社特色的系列品牌。一是定期举办职业教育论坛。主题如职业教育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现代职业教育与经济转型发展,职业教育与建设航运中心人才培养等。二是组织中华杯职业技能竞赛。三是设立中华助学金。四是出版《上海职业教育事业蓝皮书》、黄炎培思想读本。
三、强化服务发挥作用。一是服务经济转型发展。如专家委员会、民间智库、议案提案。二是服务社会民生。如温暖工程基金会、培训基地。三是服务民间外交及港澳台交流。四是服务社员和服务基层。如结对帮带、三联系三落实制度。
二、福建职教社经验
一、积极建言献策。向各级“两会”提交议案,承担总社重点课题研究与实验,参与职教相关法律法规修订。
二、推进温暖工程。一是开展“高墙”内温暖工程。联合监狱管理局创办全国首家矫治恶习、培训技能新型专门学 校。二是开展城乡职业技能培训。三是开展扶贫助学活动。
三、重视理论研究和社会活动。一是举办职教研究研讨会,二是组织课题研究,三是参与技能竞赛,四是开展“黄炎培职业教育奖”评选表彰活动。
四、开展海外联谊。发挥地区优势,开展海外交流。
五、加强宣传工作。一是举办大型纪念活动、制作纪念画册。二是打造宣传平台。创办海内外发行的《中华职业教育》杂志,办好《福建中华职教报》,设立省职教网。三是依托媒体扩大宣传。
三、湖南省中华职教社经验
理念:成为湖南统战重要力量,职教改革重要抓手,民间交流合作重要渠道。
主要做法:
一、找准工作内容。一是服务职教改革。主动建言献策,借助课题开展活动。二是广交朋友,请进来走出去;主动请缨参与扶贫。
二、突出品牌效应。一是打造助学扶贫项目品牌,如:一家一助学就业·同心温暖工程;二是打造“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业规划大赛”品牌,申请省财政80万元专项经费。
三、主动创新工作。一是创新管理体制。依靠教育部门争取教师培训等职教专项支持,依靠统战部门参与统战调研等。二是办学模式创新。“公办民助”思路,引进社会资本办学。三是社会服务创新。联系省扶贫办等职能部门,参与村级干部培训。四是教育理念创新。开展前瞻性研究。
四、云南职教社经验
一、在职业院校成立职教社工作委员会。
二、把社员小组建到乡镇。乡镇党委副书记兼任组长。
三、成立职业教育集团。牵头组建云南中华职业教育集团,整合职教资源。
四、成立“公募型”温暖工程慈善基金会。
五、自筹资金建立农民工实训基地。
六、筹建中华职业学院。
七、把云南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定格为省级奖励。
八、向政协提交职教相关议案。
九、在统战系统“同心工程”中发挥作用。
十、“职校试点”方式探索地方特色职业教育发展新路。
经验:一是要与组织发展相结合。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扩大职教社组织覆盖面。二是与职校相结合。三是与企业相结合,争取企业支持。四是与政府有关部门结合。争取各级党委、政府支持。
五、贵州职教社
一、履行常规职责。一是做好调研,积极建言献策。二是实施温暖工程。三是探索新路。主要是依托省委、政府教育改革项目,创办“同心班”,重点招收弱势群体子弟。四是推出“助你出彩”行动。将服务职业教育的内容纳入该品牌,募捐2300万余元。
二、服务扶贫开发。一是参与“毕节试验区”贵州服务机构。二是参与乌蒙山片区(贵州)扶贫开发。
三、助推经济发展。一是探索利用商业运作模式解决社会问题。主要是邀请企业家考察,联系民营企业推出合作项目等。二是助推教育资源均等化。联系基金会、企业募集资金,投入校园网络建设。三是动员社会力量扶住贫困山区。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交往,动员积极捐款捐物。
六、天津职教社
一、每两年举办一次“黄炎培职业教育奖”。
二、举办征文活动,广泛调查研究,宣传职教思想。
三、拓展与台湾职业教育交流合作。
四、在组织培训、实践锻炼中加强队伍建设。
七、河北职教社
一、重调研,多献策。一是研究、宣传和弘扬黄炎培职教思想。二是针对技能型人才需求开展调研。三是围绕发展大局积极建言献策。
二、搞活动,树品牌。1、与省组织部、环保厅、农业厅等职能部门合作,针对基层,举办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培训班。2、配合总社温暖工程就业助学计划。
三、拓空间,广交流。1、重视省际合作,外出取经学艺。开展对口援疆工作。2、打造“两岸同胞一家亲”。承办“台湾大学生研习营·河北行”,组织省社委员赴台研修。3、与省侨联、黄埔同学会等联合开展国际交流。
四、抓基层,打基础。通过抓领导班子建设、抓社员队伍建设、抓制度法制建设,夯实基层基础。
八、辽宁职教社
一、推动组织建设。一是成立专门委员会,二是积极吸纳走访社员,三是促进地方组织建设。
二、落实工作责任。赋予各专门委员会工作任务,调动社员积极性,利用媒体做好宣传。
三、积极服务社员。协办中美职业教育论坛,吸引职业院校参与。举办华美校园行活动,进入校园助学助教。
四、建立长效机制。1、试点“心桥工程”。组织省内心理学专家,建立省职教社心理咨询室,入校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培训心理咨询师,干预重点师生心理问题。2、发掘典型编印成册,开展职教宣传。3、搭建沟通平台。组织“校长及企业负责人联席会”、“业务讨论会”,组织境内外交流学习。4、完善职教社网站。发布企业招聘信息及求职信息,搭建招人用人沟通平台。
九、黑龙江职教社
一、加强自身建设。1、抓好换届工作;2、探索基层社建设。出台《关于建立乡镇中华职业教育社和组建职教社工作委员会的意见》,推广建立县区及乡镇职教社。3、积极建言献策。4、完善制度建设。完成职教社职责任务梳理,强化内部建设。起草文书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汇编成册。
二、创新温暖工程。1、启动“温暖工程阳光逸居”公益项目,拉动第三产业,提高农民自主创业能力。2、扶持开展少数民族语言保护网建设项目。3、参与省委统战部“9+1”帮扶兰西活动。4、温暖工程稳步推进。
三、加强理论宣讲。1、开展黄炎培职教思想理论研究及社史学习活动。2、承担中职学校骨干教师培训任务。
四、发挥桥梁作用。1、开展对外交流。2、与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建立合作伙伴关系。3、改版网站,强化内部刊物《教育通讯》,组织社员投稿。
十、安徽职教社
一、推动职业教育改革。1、引导社办社联学校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并重。2、联合企业开展培训3、定期举办职业技能竞赛。
二、扩大温暖工程影响。1、向弱势群体捐款捐物。2、举办村(居)委会管理培训班。3、开展戒毒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与安徽省戒毒局合作,开展实用技能培训。4、开班“三农大讲堂”。与安徽省畜保中心合作,搭建服务三农平台。
三、主动开展建言献策。1、与省教育厅等部门合作,开展职教调研等专题活动。2、调研工作部署到基层社。
四、提升社团服务能力。1、加强组织建设;2、加强理论学习;3、加强社团交流。
十一、山东职教社
一、打造“温暖工程”品牌。1、坚持扶弱助困。建立温暖工程助学就业实训基地;积极筹资发放助学金。2、打造品牌两点。为职校、民企申请总社工程扶助项目,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扶持民营企业家建立培训基地。
二、积极建言献策。1、深入职校、企业开展调研;2、组织社员建言献策。
三、搭建合作平台。1、“借船出海”。与省教育厅等部门联合开展“文明风采活动”;与省职工教育协会等合作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协助管理局建立人才培训基地。
四、扩大对外交流。1、发挥民间优势。组团赴澳交流,组织省内职校外出交流,接待外部参访团。2、加强对台交流。赴台学习先进经验;举办两岸学生夏令营。
五、强化信息宣传。1、开辟宣传平台。编写职教社《工作动态》,通过网站、年报等方式面向社会宣传。2、借助新闻媒体。邀请媒体参与职教社活动并加以报道。
六、加强自身建设。1、强化基础建设。改善办公条件,完善规章制度。2、强化班子建设。3、强化机关建设。完善制度规定,提升办事效率。
十二、河南职教社
工作理念: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社员
主要做法:
一、加强自身建设。一是思想建设;二是组织建设;三是机关建设。
二、深入调查研究。一是开展调研。如基层组织建设状况、中高等职业教育现状、社办社联学校现状、民办学校的生存状况。二是建言献策。如两会平台。三是理论研究。
三、开展温暖工程。如信阳平桥区职业教育集团公共实训基地、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培训项目;南水北调移民培训;新型高效农业种养殖技术培训;家庭贫困学生接受中职教育;教育移民办。
四、加强对外联络。
十三、湖北职教社
经验和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
二、部门支持是保证。
三、强化服务是途径。一是建言献策;二是温暖工程。首创大学生岗前技能培训项目。三是服务社员。
四、总结经验是方法。如神农架林区温暖工程、襄阳市温暖工程就业助学计划、来凤县土家织锦培训基地建设、枣阳市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培训、英山县乡村医生培训项目。
五、自身建设是保障。一是领导班子建设;二是基层组织建设;三是机关建设。
十四、广东职教社
一、参政议政,从影响政策面拓展职教发展空间。《广东省关于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意见》。
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职业教育仍被认为是低层次教育和端头教育,社会中普教、轻职教的现象普遍;职业教育经费缺口较大,财政投入不足;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亟待加强;职业学校专业设置重复,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政策支持不足,社会投资办学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调动。
建议:从制度上畅通职教和普教互通的瓶颈,打破断头路格局;完善职教经费保障和经费投入责任分担机制;建立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宏观协调激活学校办学的内生动力;优惠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
二、关注民办职教发展,通过广东民办职业教育高层研讨会促进交流与协作。尝试通过办学机制体制改革创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区域与区域间交流;部门政策指导。
三、摸索强社之路。建立会议制度、人员聘任、财务制度;成立专门工作委员会,搭建社员交流合作平台;建设社网站;与总社、其他省社交流,与港澳台职教届交流。
十五、湖南职教社
职教社、农信社、地方农民专业合作社,三社帮一村温暖工程:
一、职教社办公室牵头,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学员,开展农业生产、经营技能和金融法律知识培训,把培训和技术送到农村、送到田间地头。
二、职教社、农信社对申请农民进行评估和小额贷款辅导,农信社向参训农民发放小额贷款,农信社跟踪服务
三、职教社选择2-3名受训农民作为扶持对象,发动和引导他们发展与受训技能相关的生产,树立技术致富典型。
十六、重庆职教社
经验:
一、争取党和政府的领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二、借智、借势、借力,加强同有关部门的协作,争取支持。“巴渝大嫂”项目;江津社委三分之一都是企业界人士。
三、提高自我。责任、学习、实干;把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方针政策了解清楚,理解到位,才能认清方向,找准问题症结,使建言献策符合大局需要,顺应大势潮流。
十七、四川职教社
工作经验:
一、抓实温暖工程。1、少数名族区域启动通用语培训项目;2、指导支持教育移民项目;3、筹建“同心温暖工程基金会”。
二、落实省委部署。1、力促职教亮相西博会;2、开展主题活动;3、启动“三进活动”,进园区、企业、院校。
三、积极建言献策。1、参加统战部活动;2、组织学者专题调研;3、动员人大、政协社员履职建言。
四、加强各界协作。1、加强和总社纵向联系。2、加强和省级部门联系。3、加强和兄弟社联系。热情接待,主动沟通。4、加强内部联系。
五、加强自身建设。1、举办职教党外代表培训班。2、支持基层职教小组成立。3、加强机关建设。编写工作制度,在各级报纸杂志发稿。
十八、西藏职教社
一、围绕大局找定位。围绕维护发展稳定开展工作。
二、项目实施向基层。面向农牧区乡(镇)村基层开展培训。
三、突出特色造品牌。坚持把切合实际、体现特色作为事业发展生命线,以订单方式开展培训项目。
四、丰富内容保民生。着眼保障民生项目,着重旅游、医疗方面进行培训。
五、整合资源共发展。
十九、陕西职教社
一、主要做法
1、明确分工,建立制度。2、着眼发展,提出规划。出台《陕西省中华职教社发展规划(2014-2018年)》,提出未来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及保障措施。3、调查研究,议政建言。抽调职校、企业及有关专家进行专项调研。
4、交流学习,建立联系。加强与总社及兄弟部门沟通,派出小组考察学习。5、强化职能,服务社会。针对文科生就业难,开展专项技能培训、能力竞赛等活动。6、完成总社“教育移民”温暖工程项目。7、提升形象争取支持。争取省财政厅专项经费,撰写宣传文章扩大知名度。
二、2015年工作计划
1、加强学习;2、开展调研;3、建言献策;4、搭建平台。拟组建陕西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会。5、服务社会。以温暖工程为主,举办论坛、竞赛等活动。6、壮大队伍。
三、工作经验
1、加强领导,主动交往。2、多方筹资,开源节流。3、加大宣传,提升影响。
二十、甘肃职教社
一、温暖工程项目实施。1、启动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培训项目;2、推进温暖工程甘南州日光蔬菜温棚种植骨干技术培训;3、开展“同心温暖工程教育移民项目”和“温暖工程就业助学计划”;4、开展失业人员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项目。
二、围绕职教开展交流。1、赴台湾交流考察;2、邀请知名学者考察指导。
三、为社员发展提供平台。1、组织优秀社务工作者评选推荐活动;2、组织黄炎培职业教育奖评选活动。
四、解决编制经费问题。
下一步工作计划:1、抓好理论研究;2、稳步推进温暖工程;3、提高服务水平;4、加强自身建设;5、提高建言献策水平。
二十一、新疆职教社
一、开展国家通用语培训项目。1、组织保障到位;2、助力群众就业;3、确保培训实效。
二、研发推广汉维双语手机学习软件。
三、实地调研建言献策。
四、强化自身建设。